• 团队研究成果荣膺2020年度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

    《半导体学报》于2020年1月启动首届 “中国半导体年度十大研究进展”的推荐和评选工作,旨在记录我国半导体科学与技术研究领域的标志性成果。经过专家推荐与自荐,经初评后共有38项优秀研究成果进入候选名单;2020年12月–2021年1月,由43名半导体领域专家组成的评选委员会,历经两轮严格评选,按照投票排名最终选出10项优秀成果,荣膺“2020年度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清华大学钱鹤、吴华强研究团队排名第一。

    560 2021-02-08
  • 清华大学钱鹤、吴华强教授团队在第68届国际电子器件大会(IEDM 2022)发表4篇存算一体技术领域学术论文

    近日,第68届国际电子器件大会(IEDM 2022)在美国旧金山召开,其中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钱鹤、吴华强团队发表了4篇学术论文,报道了存算一体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四篇文章涉及单片三维集成混合存算一体架构、存算一体芯片的多尺度热建模、基于存算一体的同态加密和存算通一体多个前沿领域。其中博士生安然和博士生李怡均发表的基于单片三维集成的混合存算一体架构工作获得IEEE Brain最佳论文奖 (IEEE Brain “Best Paper” Award)。自2016年始,团队已连续七年在IEDM大会上累计发表论文十八篇。

    IEDM ( International Electron Devices Meeting ) 始于1955年,是国际微电子器件领域的顶级会议,在国际微电子领域享有权威的学术地位和广泛的影响力,被誉为“微电子器件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IEDM主要报道国际微电子器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该领域极具应用前景的研究成果,是全球知名学术机构、高校以及行业领军企业报告其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突破的主要窗口与平台,被称为国际微电子器件领域的“风向标”。

    199 2022-12-19
  • 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唐建石课题组研制出基于忆阻器的低功耗全模拟储备池计算系统

    受大脑启发,储备池计算(Reservoir Computing, RC)为动态时空信号的高效处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仿生计算范式,具有易训练、便于硬件实现等优点,成为近年来类脑计算领域的前沿热点。近日,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唐建石课题组研制了一种以两种不同类型的忆阻器为核心元件的全模拟RC系统,采用动态忆阻器阵列实现并行储备池层,而读出层则通过非易失性忆阻器阵列实现。相较于传统全数字或数模混合的硬件架构,这种全忆阻器的RC系统具有更加精简的电路结构、更少的元器件数以及更低的功耗。研究团队利用该系统实时演示了异常心率检测和动态手势识别等时序信号处理任务,成功实现了端到端的全模拟计算和极低的系统功耗,比传统数字系统低3个数量级以上。

    165 2022-09-27
  • 清华大学钱鹤、吴华强教授团队与斯坦福等大学合作,在《自然》发表关于忆阻器存算一体芯片的论文

    近期,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钱鹤、吴华强教授课题组联合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圣母大学等在《自然》(Nature)发表了题为“A compute-in-memory chip based on resistive random-access memory”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一款基于忆阻器(阻变存储器)的存算一体芯片NeuRRAM。该芯片具有可重新配置的计算核心(reconfiguring CIM cores),可以兼容不同的模型结构,与之前最先进的忆阻器存算一体芯片相比,能效提升两倍,在多种人工智能任务中的推理准确率与四位量化权重的软件模型结果相当。

    136 2022-09-06

新闻资讯

NEWS